亞夫科技服務項目“如東縣優質稻麥高產高效生產綜合示范基地”召開小麥秋播現場會

發布時間:2025-11-06 14:40 來源:沿江所 瀏覽次數:

11月4日,亞夫科技服務項目“如東縣優質稻麥高產高效生產綜合示范基地”小麥秋播現場會,在如東縣曹埠鎮如東蘇新家庭農場順利召開。此次活動由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研究室與南通市農機化技術推廣中心、南通市作物栽培技術指導站聯合舉辦,現場會通過“理論講解+實操演示”的模式,集中展示小麥前沿播種技術與裝備,推動農機農藝深度融合,為當地小麥生產機械化、智能化升級注入動能,筑牢糧食安全根基。市及縣(市、區)農機推廣站(中心)、作物栽培指導站技術人員,部分種植大戶及項目組成員共60余人參會。

沿江農科所所長王順祥圍繞亞夫科技服務項目如東基地的建設背景、核心目標與階段性成果展開介紹。他強調,項目核心示范區將聚焦稻麥周年協同增產、綠色增效和產業提升,開展“四新”技術的集成示范,發揮科技推廣的示范帶動作用,為今后如東乃至蘇中地區優質稻麥高產高效生產提供綠色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示范樣板。

南通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張進結合夏糧生產全局,闡述小麥秋播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秋播質量直接關系來年小麥長勢與產量,需進一步強化農機與農藝協同,從播種環節嚴把質量關,并就技術推廣、實操規范等提出具體要求與指導意見。?

實操演示環節,南通市農機化技術推廣中心正高級工程師陸建對現場展示的多款小麥播種機具進行專業解讀。他從機具性能參數、技術優勢、適用耕作場景等維度,對比分析不同裝備的差異與適配性,并詳細演示操作流程,明確安全作業與維護保養要點,讓參會人員直觀掌握各類機具的應用邏輯與實操規范。

隨著現場指令下達,小麥播種實操演示環節將整場活動推向高潮。60余名參會人員目光聚焦田間,只見多臺搭載不同功能播種機具的拖拉機依次駛入預定試驗田塊,連貫有序地展開實地作業展示。此次演示小麥播種機械分類明確、覆蓋全面:既有沿江所耕作栽培團隊與太倉項氏農機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2BFGK-12(6)260全秸稈茬地潔區旋耕智能施肥播種機,也有南京農業大學與江蘇欣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聯合研制的2BGLH-14(14)(280)型聯合播種機、泰州櫻田2BGJT-16(270)旋耕播種機、南通山田2BFGK-16(8)(250)旋耕施肥播種機、江蘇神農2BFG-旋耕施肥播種機等裝備。田間作業時,各類機具各展所長、高效運轉,從精準調控播種深度,到一體化完成耕、種、肥、鎮壓、開溝全流程作業,直觀呈現出當前小麥播種在機械化、智能化等領域的技術突破,也為參會人員清晰勾勒出農機農藝深度融合的實踐路徑與應用成效。

此次現場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如東縣及周邊地區小麥秋播提供了“可看、可學、可用”的技術范本,更搭建了農機農藝交流對接的平臺。通過“看實操、聽講解、議技術”,參會技術人員與種植大戶深化了對小麥高產高效播種技術的理解,進一步堅定了來年夏糧豐收的信心。下一步,亞夫科技服務項目將以此次現場會為契機,持續推進先進技術與裝備的推廣應用,為南通地區稻麥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圖:張晉;文:石呂;責任編輯:魏亞鳳;審核人:楊云斌)


分享:
打印此頁 關閉窗口